在國家
節(jié)能環(huán)保政策的影響下,供暖鍋爐一般使用生物質燃料,生物質供暖鍋爐是燃用生物質顆粒燃料提供集中供暖的鍋爐形式,生物質
能源的年生產量遠遠超過全世界總能源需求量,相當于世界總能耗的10倍,因此冬季使用生物質供暖鍋爐意義重大。
為了使鍋爐具有節(jié)能效果,需要提高生物質供暖鍋爐的燃燒效率,和其他的鍋爐一樣,要提高生物質供暖鍋爐的燃燒效率,需要保證爐內不結渣,同時保證鍋爐具有較快的燃燒速度,以下是鄭鍋給出的提高生物質供暖鍋爐燃燒效率的措施:
1、充足的氧氣:如果過量空氣系數過小,即空氣量供應不足,會增大固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q4和可燃氣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q3,使燃燒效率降低;如果過量空氣系數過大,則會降低爐膛溫度,增加不完全燃燒熱損失。較佳的過量空氣系數使q2 q3 q4之和為較小值。
2、采用防垢、除垢技術:通過采用生物質供暖鍋爐除垢劑和電子防垢器,優(yōu)化水汽循環(huán)系統(tǒng),合理控制鍋爐的排污率,從而減少水垢,提高鍋爐熱效率。
3、保持生物質供暖鍋爐燃料合理的火焰前沿位置,火焰前沿應該位于高端爐排與中部爐排的之間區(qū)域,火焰在爐排上的充滿度好。
詳細內容請訪問:18liwu/news-18.html
相關
建材詞條解釋:
鍋爐
鍋爐指的是一種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熱能把水加熱成為熱水或蒸汽的
機械設備。鍋爐包括鍋和爐兩大部分,鍋的原義是指在火上加熱的盛水容器,爐是指燃燒燃料的場所,上為鍋下為爐,組成一塊形成鍋爐。鍋爐中產生的熱水或蒸汽可直接為工業(yè)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熱能,也可通過蒸汽動力裝置轉換為機械能,或再通過發(fā)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提供熱水的鍋爐稱為熱水鍋爐,主要用于生活,工業(yè)生產中也有少量應用。產生蒸汽的鍋爐稱為蒸汽鍋爐,常簡稱為鍋爐,多用于火電站、船舶、機車和工礦企業(yè)。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高溫煙氣的熱能等形式,而經過鍋爐轉換向外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智研數據研究中心統(tǒng)計資料顯示:2012年1-11月中國工業(yè)鍋爐產量為419631.87蒸發(fā)量噸。在產量方面、河南,四川,山東等地處于全國領先地位,1-11月河南工業(yè)鍋爐產量達81026.1蒸發(fā)量噸,占全國總量的19.31%。在電站鍋爐生產方面:11月當月電站鍋爐產量73,784蒸發(fā)量噸,同比增長70.78%。2012年1-11月全國電站鍋爐累計總產量481,452蒸發(fā)量噸,同比增長6.52%。
生物質
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特點: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廣泛分布性。生物質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廣義概念:生物質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為食物的動物及其生產的廢棄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質如農作物、農作物廢棄物、
木材、木材廢棄物和動物糞便。狹義概念:生物質主要是指農林業(yè)生產過程中除糧食、果實以外的秸稈、樹木等木質纖維素(簡稱木質素)、農產品加工業(yè)下腳料、農林廢棄物及畜牧業(yè)生產過程中的禽畜糞便和廢棄物等物質。
供暖
根據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GB50176-93),用累年最冷月和最熱月平均溫度作為主要指標,累年日平均溫度≤5℃和≥25℃的天數作為輔助指標,把全國劃分為嚴寒、寒冷、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和溫和五個地區(qū)。供暖要求供暖的區(qū)域主要是指夏熱冬冷的地區(qū),也包括某些南方地區(qū)。這些地區(qū)累年日平均溫度穩(wěn)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數為60天至89天,以及累年日平均溫度穩(wěn)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數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溫度穩(wěn)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數大于或等于75天。其氣候特點是夏季酷熱,冬季濕冷,空氣濕度較大,當室外溫度5℃以下時,如沒有供暖設施,室內溫度低、舒適度差。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地區(qū)的建筑也逐步設置供暖設施,供暖方式主要以分散供暖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