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的特性:
PAM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數有機溶劑,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體之間的磨擦阻力,按離子特性分可分為非離子、陰離子、陽離子和兩性型四種類型,陰離子型主要用于生活生產用水,工業(yè)和城市污水處理。亦適用于氧化鋁制備過程中赤泥的絮凝沉淀及泥液分離。陽離子型分子量偏高,主要用于水懸濁液和懸濁物的絮凝沉淀,酸性和偏酸性溶液含有有機懸濁物時絮凝是很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能有效的進行絮凝沉淀,顯示其突出的性能。使用形態(tài)為0.1-0.2%水溶液,必須用PH≤7的水配制,配成稀溶液后極易水解。應隨配隨用或在當天用完,不宜長時間存放。
相關
建材詞條解釋:
絮凝
中文發(fā)音:xù níng英文術語·:coagulation,flocculate,flocculation.使水中懸浮微粒集聚變大,或形成絮團,從而加快粒子的聚沉,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這一現象或操作稱作絮凝。通常絮凝的實施靠添加適當的絮凝劑,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間“架橋”,從而促進集聚。膠乳工業(yè)中,絮凝是膠乳凝固的第一階段,是一種不可逆的聚集。絮凝劑通常為銨鹽一類電解質。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是一種白色晶體化學物質,是生產聚丙烯酰胺的原料。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
凈化處理、紙漿的加工及管道的內涂層等,也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淀粉類食品在高溫(>120℃)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酰胺。研究表明,人體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黏膜等多種途徑接觸丙烯酰胺,飲水是其中的一條重要接觸途徑。2002年4月瑞典國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人員率先報道,在一些油炸和燒烤的淀粉類食品,如炸薯條、炸土豆片等中檢出丙烯酰胺,而且含量超過飲水中允許最大限量的500多倍。之后挪威、英國、瑞士和美國等國家也相繼報道了類似結果。此外,人體還可能通過吸煙等途徑接觸丙烯酰胺。丙烯酰胺進入體內又可通過多種途徑被人體吸收,其中經消化道吸收最快。進入人體內的丙烯酰胺約90%被代謝,僅少量以原形經尿液排出。丙烯酰胺進入體內后,會在體內與DNA上的鳥嘌呤結合形成加合物,導致基因突變等遺傳物質損傷。對接觸丙烯酰胺的職業(yè)人群和偶然暴露于丙烯酰胺人群的調查表明,丙烯酰胺具有神經毒性作用,但還沒有充足的證據表明通過食物攝入丙烯酰胺與人類某種腫瘤的發(fā)生有明顯關系。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研究,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經油炸之后,都會產生丙烯酰胺。研究已知丙烯酰胺可致癌。但世界衛(wèi)生組織表示,由于難以統(tǒng)計丙烯酰胺要到哪一個濃度才會致癌,所以難以訂立安全標準。
陽離子
離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使其達到最外層電子數為8個或2個的穩(wěn)定結構。這一過程稱為電離。電離過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稱為電離能。與分子、原子一樣,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原子失去或獲得電子后所形成的帶電粒子叫離子,例如鈉離子Na+。帶電的原子團亦稱“離子”,如硫酸根離子。某些分子在特殊情況下,亦可形成離子。一般說來,原子核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通常形成陽離子(就是帶正號的),大于4的通常形成陰離子(也就是帶負號的),還有一個規(guī)律,原子核最外層電子數也就決定了該元素的化合價,就是正號或者負號前的數.陽離子是指原子由于外界作用失去一個或幾個電子,使其最外層電子數達到8個或2個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原子半徑越大的原子其失電子能力越強,金屬性也就越強。屬性最強的金屬元素是鈁(Fr)。帶一個或多個正電荷的離子稱為“正離子”,亦稱“陽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