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合金軸瓦修復澆鑄過程中會遇到的種種問題,周口市華錫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的專業(yè)研究生產(chǎn)人員根據(jù)多年專業(yè)巴氏合金澆鑄經(jīng)驗總結了巴氏合金澆鑄前及澆鑄完后要注意的事項和問題,以及在巴氏合金澆鑄中面對種種問題的總結出了具體應對方法和操作技巧,并且做出如下分析供大家參考。
巴氏合金澆鑄前,底瓦要預熱到260-290℃,并把底瓦夾持牢固,不得有任何松動,各結合部位不得有縫隙,若有縫隙要用粘土等物堵嚴,防止合金跑漏。必須在巴氏合金澆鑄前和巴氏合金澆鑄過程中,經(jīng)常用清渣鐵棒清除巴氏合金表面澆渣、贓物,以免隨同巴氏合金一起混入軸瓦中。開始巴氏合金澆鑄時,澆鑄溫度不宜過快,應逐漸加快,并要連續(xù)均勻。勺子距澆口高度不要過高,防止產(chǎn)生氣泡。澆鑄接近結束時,應慢速澆鑄。低于要求的溫度,容易出現(xiàn)砂眼和降低巴氏合金與軸瓦的結合強度,甚至不能結合在一起。
巴氏合金澆鑄完后,應立刻用壓縮空氣和水通過管子,冷卻軸瓦外殼的中下部,這樣可使軸瓦兩邊熔化狀的合金向中間收縮,同時,用加熱至250-300℃的約10毫米左右的鐵棒,在使熔化狀的合金內(nèi)上下往復攪拌,直到合金凝固為止,這樣,可使?jié)茶T在巴氏合金內(nèi)的氣體排出,又能試得巴氏合金的冷卻情況,以便及時采用火烤加溫等補救措施,避免產(chǎn)生偏析現(xiàn)象。為了控制正確的冷卻方向,可采取下面措施:使型芯的預熱溫度高于底瓦,不要用實心的型芯,底瓦外部用冷水或冷風來冷卻,在底瓦結合縫的兩端多澆一些合金。離心澆鑄法是在離心澆鑄機上進行的,澆鑄質量好,使用壽命長,經(jīng)濟效果好。巴氏合金澆鑄后,要對其質量進行檢查。檢查前,先用煤油或汽油將軸瓦清洗干凈,檢查合金顏色、聲音及其缺陷。
巴氏合金的正常顏色是無光澤的銀白色,若出現(xiàn)白黃色,說明合金溫度過高,質量差。若黃色較重,應重新澆鑄。用銅質小錘沿軸瓦表面順次輕輕敲打,正常時,發(fā)出清脆的聲音。當發(fā)出濁、啞雜音時,說明合金與底瓦粘合不好或有裂紋、孔洞等。澆鑄表面若有深度大于加工余量的大氣孔、裂紋或澆鑄不完全等現(xiàn)象,要重新澆鑄,在加工過程中,可進行補焊后,再加工。澆鑄好的軸瓦,經(jīng)過
機械加工和刮研,就可以完全恢復原來的幾何形狀和尺寸配合的性質。
通過以上周口市華錫合金科技有限公司針對巴氏合金軸瓦澆鑄問題的分析總結,希望能夠解決企業(yè)在巴氏合金軸瓦澆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共同促進整個巴氏合金行業(yè)的成長進步。
相關
建材詞條解釋:
巴氏合金
巴氏合金(包括錫基軸承合金和鉛基軸承合金)是最廣為人知的軸承材料,具有減摩特性的錫基和鉛基軸承合金。由美國人巴比特發(fā)明而得名,因其呈白色,又稱白合金,其應用可以追溯到工業(yè)革命時代。具有減摩特性的錫基巴氏合金和鉛基巴氏合金是唯一適合相對于低硬度軸轉動的材料,與其它軸承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和壓入性,廣泛用于大型船用柴油機、渦輪機、交流發(fā)電機,以及其它礦山機械和大型旋轉機械等。主要合金成分是錫、鉛、銻、銅。銻、銅,用以提高合金強度和硬度。巴氏合金的組織特點是,在軟相基體上均勻分布著硬相質點,軟相基體使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嵌藏性、順應性和抗咬合性,并在磨合后,軟基體內(nèi)凹,硬質點外凸,使滑動面之間形成微小間隙,成為貯油空間和潤滑油通道,利于減摩;上凸的硬質點起支承作用,有利于承載。巴氏合金分錫基(見錫合金)和鉛基合金兩種。后者含銻10%~20%,錫5 %~15%,為防止成分偏析和細化晶粒,還常加入少量的砷。鉛基合金的強度和硬度比錫基合金低,耐蝕性也差。組織特點是,在軟相基體上均勻分布著硬相質點,軟相基體使巴氏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嵌藏性、順應性和抗咬合性。
軸瓦
滑動軸承工作時,軸瓦與轉軸之間要求有一層很薄的油膜起潤滑作用。如果潤滑不良,軸瓦與轉軸之間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會產(chǎn)生很高的溫度,雖然軸瓦是由特殊的耐高溫合金材料制成,但發(fā)生直接摩擦產(chǎn)生的高溫仍然足以將其燒壞。軸瓦還可能由于負荷過大、溫度過高、潤滑油存在雜質或黏度異常等因素造成燒瓦。燒瓦后滑動軸承就損壞了。